<span id="p7h7b"><nobr id="p7h7b"><meter id="p7h7b"></meter></nobr></span>

            <p id="p7h7b"></p>

            2025年07月壓力性損傷、失禁管理調查

            1.
            病區壓力性損傷及失禁管理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病區有護理部統一印刷的《壓力性損傷、失禁護理手冊》。
            2.病區有設傷口造口失禁聯絡員,并有相應職責。
            3.病區每季進行傷口造口失禁知識培訓及考核(查資料)。
            4.護士長每周有壓力性損傷、IAD專項督查。
            5.聯絡員每月1次按《壓力性損傷、失禁管理質控標準》進行質量督查。
            6.帶入/轉入壓力性損傷有填寫《院外壓力性損傷情況報告表》,上報護理部, 且護理記錄有描述。
            7.院內發生2期及以上壓力性損傷、重度IAD要上報不良事件,且護理記錄有描述。
            8.2期及以上壓力性損傷/IAD每次進行換藥處理后護理記錄有描述,傷口換藥有PUSH評分。
            9.3期或以上壓力性損傷者有護理查房或護理會診記錄,護理記錄有描述。
            10.壓力性損傷高危及壓力性損傷形成患者床尾有警示標識。
            11.疑難、復雜創面,2期以上壓力性損傷及時申請護理??菩〗M會診。
            2.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評估)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患者入科后 2 小時內完成皮膚評估。
            2.選擇合適的風險評估工具,當班內完成壓力性損傷、IAD風險等級的評估并建表,根據評估風險等級,制定相關護理措施。
            3.至少每7天復評一次;如轉科、手術、鎮靜、病情變化時,需進行動態評估,并及時調整護理措施的落實和效果。
            3.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保持皮膚干爽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及時更換潮濕的衣褲、床單。
            2.對于失禁患者:①發生失禁后應及時清潔皮膚; ②可選擇適合的尿液/糞便收集器或者使用高吸收型護理用品防止皮膚浸漬;③可使用適合的預防性敷料進行皮膚保護
            3.皮膚清潔時使用溫和的清潔劑,避免用力擦洗或摩擦。
            4.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實施體位管理)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根據患者病情和減壓工具使用情況確定翻身頻次,更換體位、間隔時間與設定相符、體位正確;體位更換時應再次觀察皮膚。
            2.病情不穩定、無法常規變換體位的患者,可進行緩慢、漸進、小范圍的體位變換。
            3.變換體位或搬動患者時可借助工具/設施,避免拖拉拽。
            4.俯臥位通氣患者,可適當抬高床頭、交替抬起受壓部位,同時可在面部和其他身體受壓部位使用減壓工具。
            5.病情允許時,宜早期活動。
            5.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正確使用減壓工具)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高風險患者宜使用充氣氣墊、泡沫床墊、凝膠墊、 乳膠墊等減壓工具。 (如使用,請評價減壓效果)
            2.持續受壓部位可使用預防性敷料,敷料選擇正確。 (如使用,請評價使用方法是否正確)
            3.足跟、骶尾部、后枕部等受壓部位可使用工具抬高/懸空。 (如使用,請評價減壓效果)
            6.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預防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根據器械的使用方式、持續使用時間和使用數量,結合患者體型和局部皮膚狀況,選擇類型、材質、型號適合的器械。
            2.正確佩戴和固定器械,松緊適宜。
            3.使用器械前,可用預防性敷料或襯墊進行保護。
            4.可移動的器械至少每班評估一次,根據器械接觸處及周圍皮膚或粘膜的顏色、腫脹程度等確定是否移動及移動頻次。
            5.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探頭至少每 4h 移動一次,間歇充氣壓力袖帶至少每班移動一 次。
            6.避免各類導管、儀器連線、電極片、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探頭等置于身下,導致局部皮膚持續受壓。
            7.病情允許,盡早移除器械。
            7.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加強營養支持)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對于有發生壓力性損傷風險的患者進行營養篩查,高風險患者申請營養科會診。
            2.正確執行營養支持醫囑,落實飲食指導。
            8. 壓力性損傷及失禁護理(交接重點)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床邊交接時,重點查看持續受壓部位皮膚狀況。
            2.存在壓力性損傷/IAD患者,每班要有護理記錄,確保護理措施連續完整。
            9. 提問護士
            • 落實
            • 未落實
            • 未涉及
            1.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高危人群(聯絡員)
            2.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高危因素(聯絡員)
            3.壓力性損傷/IAD發生的常見部位 (責任護士)
            4.壓力性損傷/IAD分幾期(責任護士)
            5.壓力性損傷上報制度(責任護士)
            6.壓力性損傷會診制度
            7.1~2期壓力性損傷/IAD的處理方法
            10. 提問患者家屬
            1.床號
            2.壓力性損傷高危標識的含義
            3.翻身的間隔時間?
            4.出現那些情況該叫護士?受壓部位紅、腫、熱、痛、潮濕。
            11.

            科室: 

            12. 檢查日期:
            13.

            檢查者

            14.

            得分

            15.

            住院人數

            16.

            高危人數

            17.

            院外壓力性損傷人數

            18.

            院內壓力性損傷人數:

            19. IAD高危人數
            20. 院外IAD發生人數
            21. 院內IAD發生人數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_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_久章草综合精品视频毛片

            
            

                  <span id="p7h7b"><nobr id="p7h7b"><meter id="p7h7b"></meter></nobr></span>

                      <p id="p7h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