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訓:1.定期組織壓力性損傷護理知識與技能、規范與制度培訓(查看記錄)
管理培訓:2.極高危/高危/壓力性損傷患者標識清楚、醫囑規范,簽署有《壓力性損傷高風險知情同意書》 ,并信息上報(查看記錄)
管理培訓:3.科室針對新發 2 期及以上壓力性損傷后一月內有原因分析,改進措施的討論(查看記錄)
評估:1.1 患者入院/轉入后盡快根據分類使用專用風險評估工具進行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且評估正確(查看記錄)
評估:1.2 患者入院/轉入后盡快進行皮膚和組織評估,且評估正確(詢問)
評估:2.1 以上情形時,立即進行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且評估正確(查看記錄)
評估:2.2 以上情形時,立即進行皮膚和組織評估,且評估正確(查看記錄)
評估:2.3 以上情形時,每班進行皮膚和組織評估,且評估正確,至病情平穩(查看記錄)
評估:3.根據患者壓力性損傷風險程度、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復評(查看記錄)
評估:4.對極高危/高危/壓力性損傷患者進行營養篩查(查看記錄)
評估:5.1 根據評估結果按照 NPUAP/EPUAP 壓力性損傷分 類系統進行壓力性損傷分期(查看記錄)
評估:5.2 每周進行壓力性損傷愈合評價 (PUSH 評分)(查看記錄)
預防:1.1 除非有禁忌證,均應根據個性化時刻表進行體 位變換(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1.2 變換體位時,盡可能減少骨隆突處受壓,并最 大限度使壓力再分布(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1.3 在安置體位時,盡可能保持床頭水平和優先采 取側臥位 30 度(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1.4 對于病情非常不穩定無法實施常規體位變換的 重癥患者,嘗試頻繁的、小范圍的體位變換,并以 此作為常規體位變換的補充措施(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1.5 長時間保持坐姿的患者坐在合適的椅子或輪椅 上,后傾坐姿并抬高下肢,限制時間并防止滑落, 如果患者坐在椅子或輪椅上不合適或無法后傾時, 應坐直并確保雙足得到很好的支撐或使用擱腳物, 進行緩解壓力的動作(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2.1 對于有壓力性損傷或發生壓力性損傷風險患者 使用交替壓力充氣床墊或感應空氣床墊或高規格特 定感應單層泡沫床墊或空氣流動床(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2.2 保持患者翻身時不會抵觸床欄(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2.3 對于長期坐椅子或輪椅的高風險患者,尤其是 無法進行減壓的患者,使用壓力再分布墊或交替壓 力充氣墊(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2.4 對于有壓力性損傷或發生壓力性損傷風險患者 在轉運期間使用壓力再分布支撐面,盡快將患者從 硬脊板或背板上搬離(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3.1 為患者選擇正確尺寸或形狀的器械,正確使用 和固定(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3.2 定期監控 (至少每天 2 次) 醫療器械固定的張 力,并盡可能讓患者對舒適度進行自我 (患者) ) 評估(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3.3 定期轉動或重置醫療器械,預防性使用敷料, 交替使用正確佩戴面罩和鼻導管給氧(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3.4 避免各類導管、儀器連線、 電極片、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探頭等置于身下,導致局部皮膚持續受壓(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4.1 患者臥位正確 (兼顧病情與預防壓力性損傷) ,舒適(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4.2 患者床單位清潔干燥,無皺褶,及時更換潮濕的衣褲、床單(現場觀察)
預防:4.3 患者皮膚清潔干燥,發生失禁后應及時清潔皮膚,可選擇適合的尿液/糞便收集器或者使用高吸收型護理用品防止皮膚浸漬(詢問)
預防:5.基于臨床評估、傷口敷料的成本效益、 醫保政策 及患者醫療費用情況,選擇性價比合適的敷料,正確使用預防性敷料(現場觀察,詢問)
預防:6.1關注患者體重、進食量/營養液入量、白蛋白等指標變化情況(詢問)
預防:6.2 正確執行營養支持醫囑,并觀察治療效果(現場觀察)
傷口護理:1.及時發現 1 期壓力性損傷,并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阻止其進一步惡化(現場觀察,詢問)
傷口護理:2. 對 3 期及以上壓力性損傷及時申請傷 口 中心會診并配合處理,促進愈合,并預防發生新的壓力性損傷(現場觀察,詢問)
傷口護理:3.基于臨床傷口評估、傷口敷料的成本效益、醫保政策及患者醫療費用情況,選擇性價比合適的敷料(現場觀察,詢問)
傷口護理:4.疼痛管理,疼痛控制在較低水平(疼痛評分≤3 分) (現場觀察,詢問)
傷口護理:5.無超權限有創清創:保守銳器(剪刀、刀片等) 清創必須由有資質的人員 (醫生或ET) 執行,必要 時申請會診,多學科診療(現場觀察,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