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調查問卷
1.您的教齡:
A. 1-5年(青年教師)
B. 6-10年(成熟教師)
C. 11-15年(骨干教師)
D. 16年以上(資深教師)
2.您的職稱及職務:
A. 二級教師(無行政職務)
B. 一級教師(備課組長)
C. 高級教師(教研組長)
D. 正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
3.所在學校生物學科建設等級:
A. 省級學科基地校
B. 市級重點學科校
C. 普通中學(無專項學科建設)
4.您是否有過課題研究經歷(含參與或主持):
A.主持過省級及以上課題(已結題)
B. 主持過市/區級課題(已結題)
C. 參與過課題(未獨立主持)
D. 從未參與過
5.您的課題選題主要來源于(可多選,限3項):
A. 理論教學中的核心難點(如核心素養滲透、大概念教學)
B. 實驗教學中的技術瓶頸(如創新實驗設計、數字化工具應用)
C. 學生學習痛點(如抽象概念理解、實驗操作能力不足)
D. 教育政策導向(如新高考改革、新課標要求)
E. 其他
6.您認為當前理論教學中最突出的核心難點(單選,按迫切性排序后選擇最需要解決的):
A. 生物學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的常態化滲透
B. 大概念統領下的單元教學設計(如“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單元整合)
C. 分層教學的精準實施(如不同學業水平學生的差異化目標設定)
D. 跨學科內容的融合教學(如生物+化學的“酶的特性”教學)
E. 其他
7.您在實驗教學中遇到的關鍵挑戰(可多選):
A. 實驗資源不足(如儀器設備老舊、試劑短缺)
B. 創新實驗設計能力薄弱(如開發與真實情境關聯的探究實驗)
C. 數字化實驗工具應用困難(如傳感器、虛擬仿真軟件的操作)
D. 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銜接(如實驗結論如何反哺概念理解)
E. 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如規范操作、數據分析)
F. 其他
8.您曾參與/主持的課題主要聚焦方向(可多選,限3項):
A. 核心素養導向的生物教學策略研究(如生命觀念、科學思維)
B. 大概念統領的單元教學設計
C. 實驗教學創新(如數字化實驗、跨學科實驗)
D. 生物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如虛擬仿真實驗)
E. 分層教學與個性化學習支持
F. 其他
9.您在課題申請中遇到的核心挑戰(單選,需按重要性排序后選擇最突出的一項):
A. 選題缺乏創新性(與已有研究重復率高)
B. 理論框架構建不清晰(缺乏教育學/生物學理論支撐)
C. 研究方法設計不科學(如數據收集方法與研究問題不匹配)
D. 項目書撰寫邏輯混亂(各部分銜接不緊密)
E. 成果預期不明確(無法關聯教學實踐改進)
10.您認為項目書關鍵模塊中最難的是( ):
A.研究背景與意義(能精準定位研究價值)
B.理論框架(能結合生物學/教育學理論構建邏輯體系)
C.研究方法(能選擇定量/定性研究的科學工具)
D.預期成果(能設計可觀測的教學改進成果,如課例、論文、工具包)
11.您是否參與過省級及以上課題申報培訓:
A. 系統參與過(≥3次)
B. 零星參與過(1-2次)
C. 從未參與過
12.您認為當前課題研究中最需要提升的高階能力(可多選):
A. 基于教育大數據的課題設計能力(如利用教學平臺數據挖掘研究問題)
B. 跨學科課題整合能力(如生物+地理/化學/信息技術)
C. 課題成果轉化能力(如將研究結論轉化為校本課程、教學案例集)
D. 學術論文撰寫與發表能力(如C刊論文寫作)
E. 其他
13.您希望獲得的課題申報專業支持(可多選,限3項):
A. 國內外生物教育前沿動態解讀(如OECD教育報告、PISA科學素養研究)
B. 課題中期評估與調整策略(如如何應對專家評審反饋)
C. 學術論文寫作規范與發表技巧(如C刊投稿指南)
D. 數字化研究工具使用(如NVivo質性分析、SPSS數據統計)
E. 課題成果推廣路徑設計(如校本培訓、區域教研分享)
14.您對“課題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的具體需求:
A. 如何將課題研究任務嵌入日常教學(如以課例為研究載體)
B. 如何通過課題解決教學中的“真問題”(而非虛擬問題)
C. 如何用課題成果反哺教學(如形成可復制的教學模式)
D. 其他
15.您對本次課題研究指導的創新性建議(可填寫具體方向或形式):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_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_久章草综合精品视频毛片